查看原文
其他

重温 | 文字里的音乐节

念纯 乡约乡见 2022-10-09

    前两篇公众号里,我们通过“朋友圈”和“镜头”重温了2019年乡约乡见音乐节。今天,让我们跟着音乐节两位志愿者书写的文字,去体会她们参加音乐节的感受。第一篇文章作者是张婷婷,婷婷是“发展共学”“21天共读写作营”发起人。在音乐节期间担任志愿者统筹和公众号推文撰写。另一位作者叫念纯,念纯是“成都积善之家”“NGA机构”职员。是联盟种子博物馆的志愿者。在转载婷婷和念纯的文章的同时,也向两位志愿者以及音乐节的所有志愿者表示敬意和感谢





音乐节的温度,音乐节的感动

作者:张婷婷


乡约乡见音乐节结束了,在场时和离场后,都有些话,想说。都有些发现,想谈。担心说出来的当下,太冲动,所以回来,待心情冷下来的时候,再想起,仍然有很多。是那些在场的人们和对话,是留在心里最深的印象和感动。

 
一、最期待什么环节?
 
16日音乐节开幕的早上,我来到传统零食的摆摊现场,走过所有村寨的摊位,都会驻足下来,聊聊。
 
这次音乐节,你最期待什么(活动/环节)呀?

“晚上的唱歌呀”,这是每个摊位给出的最齐声的答案。

“最期待哪个村寨的表演呢?” 我追问。
“都期待...” 他们说。
“你们也太会说了嘛...” 我回。然后我们一起笑。
 

“我最期待现在,可以吃吃吃,吃到这么多村寨的传统食物。” 正在准备煮油茶的,来自广西高宇村的姐姐们,补充。

“那你觉得(村寨的零食中),什么最好吃?” 我追问。

“什么都好吃。”

村寨美食大集合

高宇的油茶,很清香,茶叶煮水,配上自制的糯米团油果,炒米,花生,咸甜自配,就成了消食美味。今天吃到的油茶,还有贵州龙额村的,以咸口为主,配上烤肉,饭豆,用带来的竹筒盛出来,又是另一番美味。
 

吃,最能跨越沟通障碍,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。

我看到零食品鉴场的每个人,不管是村寨的人还是外来的客人,脸上无一不洋溢着辛福的“饿”像。我开心的走在他们中间,品尝与分享各自手中的美食,一边“偷”听着他们的对话。

“你怎么还在吃呀...”

“我吃得走不动了,不能再待在这里了。”

“你又来了?”

“一回到这,就饿了”

“这个,这个,好好吃”

“要不要带点回家?给孩子,给老人尝尝...”

"太好吃了😋快给我拍照📷"

 

“我最期待种子博物馆的开馆。想带几颗种子回家,带着不同品种的种子去漂流...”

几个刚刚返乡的村寨青年,如是说。

种子博物馆,是这届音乐会的新增亮点。它将成为联盟村寨交换种子、发掘和交流农耕技术和文化的平台,也是向外界展示和呈现传统品种生态和文化价值的平台。
16日上午揭幕仪式上,盟主传辉说。“这个过程,像做梦一样。”
短短一个月里,联盟村寨在志愿者的协助下,收集了涵盖水稻、糯稻、杂粮、薯类、豆类、叶菜、瓜类等10个品类140多个品种的种子。每一个品种都是村民自留种,都有了自己的“身份证”,记录着它们的名字、生长培育特性和留种人。
致敬保留老品种的村民、从成都、广州等地前来陪伴和支持村民做种子资料整理和展陈的志愿者,以及联盟的行动者们。
 
侗戏专场,也是这届音乐会的新增亮点。我走到广场台阶,从上往下望,看到整个操场中间已坐满黑压压的一片人,操场台阶和走廊上,交错坐着许多人。
左边小腿突然被什么东西轻轻敲打着,回头看,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,正用拐杖敲我。原来我站在前面,挡住了他的视线。他见我回头,用拐杖示意我往左让一让。我赶紧让开,低头说对不起。
再望向老人家靠着的走廊尽头,看到一个残疾的胡子花白的老人撑着拐杖,“雄赳赳”地赶过来。

 ta们,是真爱。

 
二、为啥来音乐节?
 
遇到一些学生,学民俗学的, 音乐人类学,说喜欢少数民族,对侗族的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。
一个来自云南的姐姐说,我到过贵州不同的侗寨,侗歌曾经治愈了我,第一次听到就让我入迷。

座无虚席的乡村音乐盛会

 
还有编辑、做烘焙的、来做志愿者的、大学老师、自由职业者、外国人,ta们说:

想看到不一样的人,不同的民族、肤色、性别,但有同样的内心驱动,在这里获得身心安顿 享受简单的、在当下的快乐。 

不想简单到此一游,想深入到当地的文化看看。
对侗族大歌和侗族文化感兴趣,十几年前听过一次,听说现在年轻人都不唱了,但在高增村还能听到,我就专程过来了。
想感受想法到行动落地的温度,想和联盟的人、村寨的人一起行动。
我也在返乡路上探索,是冲种子博物馆来的。
听说这次音乐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,我想见证一下村民们如何组织。等等...

写作营网友们也趁机见了个面

 
 
三、最感动的一幕?
 

ta们说:

听到广西南丹的白裤瑶美女一个人唱的歌。从未听过的,那感觉很奇妙。

村民吹响芦笙那一霎那,很想哭,心里有共鸣。 

看到舞台上乱入的小狗狗,台上懵懵地唱着歌的小孩子;乡村音乐节要的就是这样自然自在的状态,真实的状态。

夜晚,广场人都走完了,见到三个老人打着手机的灯,在看图片展。  

看到十几个村寨的音乐盛会,这么多元的展示形式,我觉得作为村寨的人,很自豪。

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。 

贵州流芳村的老人们说,玩的时间太短,还不尽兴,就要走了。等等...


依依不舍送客礼

 
我很庆幸
我来了
我很幸运
在现场
并参与了部分台前幕后的事儿
亲历了拦路对歌
品味了长桌宴
观看了返乡有种
偶遇了网友伙伴
品尝了5个民族的众多美食
酸菜腌生鱼片、牛瘪、油茶、红糖烘培、烤肉糯米饭、各种美味粑粑
以及
聆听到乡味儿十足的音乐盛宴、天籁之音

 
也看到了日出云海
雨后清晨的村寨
 
不虚此行
明年再见





以“工作之名”,我在一个侗寨住了7天

作者:念纯

碎碎念

去了高增后,看我朋友圈不断的输出,有两位大佬向我发出邀约,下次去XX,一起玩,我拍照记录,他们负责吃喝攻略,我才意识到我有多重的身份在切换或者重叠的,小众出行,自由写稿,内容运营,朋友圈打造受益者,一个NGO机构年轻的专职,发起过自己的项目,也负责细分领域的老种子项目;

 

很多要好的朋友不太明白毕业后为什么去NGO ,当然我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固定答案,一个坚持下去的NGOer可能带有些情怀,可能自己的喜欢,对于我来说,我希望把它做更加的接地气,并不是选择NGO之后,就该清苦寡淡的生活下去,也并不因为是一个公益人所以就该XXX,关于这个领域,想了解我的更多方式,可以点击阅读:


1、毕业一年半,给理想的生活加把火

2、公益人跨界成长,运营思维和NGO项目碰撞


很庆幸运营这件小事打开的思维,毫无违和感的用在生活和工作当中;用户体验,价值输出等等.


我是一个会做饭的吃货,在周末用一桌地道的生态食材,俘获诸多朋友被外卖侵蚀的味蕾;你的工作要接触这些吗?为什么你们家的菜有菜味?在解答这些问题时,我会代入些种子和新老农人的故事,他们觉得小念纯是在做着一件很有趣的事。

 

久而之后,关于老种子的信息会主动的和我分享,比如这次的“乡约乡见”,在3天的音乐会中有一个关于老种子博物馆的筹备,眼尖的朋友告诉我,你应该感兴趣的。



初见

我为种子而来


在去之前,我不知道高增的;


对一个地方的喜爱或者抗拒,在下车哪一刻就决定了,不知道在贵州和广西交界的这个侗族村庄中,会有怎样的期待,我听过飞鸟在成都时哼唱过的“侗族大歌”,知道去年有朋友专程从成都去到高增,为了那场音乐会。

而我,对种子有些好奇的,先人和自然的智慧,有老种子的地方,有很多期待的。


下了动车后顺着伙伴给的路线找到高增去,在3路公交车快到终点站500米的地方,车被一个穿着灰色卫衣,把帽子戴在头上的人拦下了,车门打开的哪一刹那,他说那个谁,下车了,然后我耀眼的大红行李箱被拎走了,我像个二愣子一样的也跟着下去。


车开走后,他说:我是和你联系的向党,.......哦,原来是你,长舒一口活过来的大气,我正盘算着要是他把我箱子拎走了,我里面的相机和镜头怎么办?

向党

向党是种子博物馆板块的PM,换而言,在高增的7天中,我会有很长的时间和他交集;

我们的工作是收集村寨联盟18个成员村子的老种子,集中展览,供分享。


他带我上办公室的二楼,在楼梯口的窗户前有两个盆子,里面转满了大大小小的塑料瓶,我下意识的反应这是装种子的,他一边收拾一边说,收回来的瓶子有些没处理干净,洗干净后倒扣滴去多的水分,在把瓶子在立回来,等太阳出来再晒一晒,里面残余的水气就干了。

这个过程对于长期和瓶子打交道的人来说,最熟悉不过了,他是认真的。


然后走到一边的办公桌,凤英姐在工作,在凌乱的桌上扒开一小块空地,我自然的打开从机构带过来的礼物,一边介绍我们在成都做的事,关于种子,关于积善之家,关于我们可能认识的朋友;


无论有多远,当知道有人在不同的地方,用不同的方式,和你做着差不多的事时,会有些亲近


向党是属于细腻性格的人,和我汉子一样的性格有些不同,他的工作在微处,常常在我拼命催促中找到我贴皱的标签,一点一点的撕下来重新贴整齐;我会在他的工作效率中催促快一点。 

种子博物馆一角

一边贴标签一边问我很多“灵魂拷问”的问题,工作,生活,朋友,家人,他也会毫不吝啬的和我分享他的所见所闻和经历。


在他临近不惑的年纪中,我现目前的阶段仿佛也有些他20出头时候的影子,有点节奏,也有些寻找。


在我第四天放下炸毛的小火苗时,他说:念纯,我发现你今天特别的平和。在回成都的动车上我复盘时,我也发现那天的我真的很淡定,赶着成都平台的稿子,也发现他按照他的方式也会把事情做好,只是和我习惯的方式不一样,那我为什么在纠结快慢呢,在舒适的状态就好呀。

我负责编号和摆放了所有的种子,向党负责标签,在统一标签和保留原有收集人提供的纸条时,他选择了后者,我在摆放时习惯的将瓶子转过来看看上面的内容,不同的食用方式,不同的收集人种植户,不同的播种收获,那一天下来竟然有些眼红。

一个村子的糯米品种

当140多个品种经过我手中时,我感受到,真正的传承不是我们的推动,而是他们的坚持,一个村子保留了近20余种的糯米品种,很多留种和种植时间不详,父辈一直是这样的;这个用汉语怎么说我不知道,我们一直说的侗语......


摆放种子时,脑海中一直想起“种子漂流记”在分享时的场景,孩子一直好奇的问这个是什么,那个是什么。大人在反复中翻看,偶尔偷偷放一颗在嘴巴里,尽然有产出食物的味道;

侗族晾晒糯米稻

我们所有的衣食,就是这样靠着瓶子里种子的繁衍,才有了传承;

老种子的传承,将味道和生命力延续,我有时候会说,它更像是一个母亲,生出的孩子会散发去不同的环境,它始终在哪里,静静的完成它这一生的使命。


我常会问很多坚持自留种的农友,为什么会觉得老种子很重要呢?亚伟的回答让我很受教,我们祖辈就是靠它满足衣食住行的,就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不留住就失去了“根”,所谓的生态价值,那是专家和文人给的标签......

种子博物馆成立仪式

种子博物馆成立仪式上,当地的寨老送上了自己的笔墨,“联盟有种”,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:18个联盟是散落在地下的根,如舒婷在《致橡树》中写道:“根,紧握在地下;叶,相触在云里”,枝繁叶茂,彼此相拥,也彼此独立。


我去年在地里收获全农场最大的萝卜,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老种子的生命力,在这前,有很多人质疑我们做种源传承的意义,听说老种子不高产,同样的付出,谁都想要更多的收获;那几颗萝卜很打脸的证明了,听说和我做过,有着不同的信心和底气。



听见

侗族大歌的音乐节


在到高增的第一晚上,赶上文艺小分队在村委排练音乐节要表演的节目,老中青三代人围成不同的圈,练着各自的曲目。

偷拍和奶奶一起排练的小朋友vs传辉偷拍我

在上下楼梯穿梭时,有些卡农的即听感,不同的年龄代表着不同的声部,老人的醇厚,中年人的中气余声,孩子天籁般的稚嫩,演绎着“侗族大歌”的口口相传;


飞鸟说,侗族大歌的传授就是母亲给孩子,没有强调的乐谱和声部,天天耳濡目染中,孩子在以同样的方式给到自己的孩子。


想起小学学琴的时候,从五线谱到简谱,只要有谱子我很快就能上手弹出来,但一开口就会跑调,老曹哭笑不得,最后自己会的歌曲都是跟着唱会的,唱谱的功夫到现在一直不见长。来到高增后,不唱谱就学唱歌,不按照科班的方式也是行得通的.

79农家乐外面有条小河,水流声一直嘻嘻不绝,我晚上回去后,经常抱着电脑在3楼的露台上一边码字,一边听水流声,9点左右旁边的村委办公室会传出练歌声,交织在一起没有丝毫的违和感,很享受,很惬意。


有时候,无人打扰也是一种幸福


偶尔关上电脑闭着眼睛打个坐,脑子中会浮现出很多画面,有希望田野上那种金黄麦子收获的喜悦,有在老家红白事时,村里邻居自发前来帮忙的热闹景象,我听不懂侗语,那份喜悦和语言无关,可以传递的。

拿出电话给老漂录段声音过去,正在改着方案和撸PPT的他,找个安静的地方反复放了很多遍,最后一天给他发了英姐唱的青蛙歌,这家伙设置成了电话的来电铃声.


在送客礼结束回来的路上,吴导演给我们解释了有些歌唱的内容,即便最后有情人终没有在一起,唱出来那一刻,也不觉得荒凉。


与之对应的是,高增的无人菜市场,每天早上村民把自家的菜放在固定的地方,标好价格系上塑料袋之后离开,傍晚后回来取篮子,买菜的村民按照对应的价格把钱放在口袋里,拿着菜回家,一个人完成了交易,几十年来没有出过错乱;

无人菜市

艺术团的小姐姐说,最开始是把自己家多余的菜放在寨子水井旁边,有需要的人来自取就好,后来才演变成的无人菜市。向党带我感受了一次在哪里买菜,提着两块手工魔芋把我乐坏了,自从离开老家后再也没有吃到过,子涵舅妈配上酸辣椒拌好,我吃了一大半;

向党说这里红白喜事大家都会去送糯米饭,主人家来往的亲友较多,粮食匮乏的年代,一家人的事就是全村的事,谁都想着把最好的留给客人,在音乐节的长桌宴上,3分之二的肉菜仍旧将这种精神延续,坐在对面的主人会不断的往碗里夹菜,一定要你吃好为止。 

手抓糯米饭和糯米竹篮

音乐节在周五开始的。

一早的办公室忙的不亦说乎,摆画展,签到台,种子博物馆最后确认,然后就是新朋友和老朋友的到来,半年不见的飞鸟,重庆过来的大表哥一家,想念的长桌宴,在客人席位上顺便找个位置坐下等着开席.

长桌宴

坐在我们对面主人席位的居然是当地的一个NGO团队,聊的很开心,旁边阿姨来敬酒时,抬头才发现其他桌早已喝开了,我尝了一口当地酿糯米酒,没有泸州酿酒时酒香漂远的惊艳,口感很顺滑,吞下那一刻有丝丝伴着酒香的微凉感,沁过身体的每个角。 

就地取材的“打包盒”vs传统零食

传统零食评鉴是在种子博物馆成立仪式之后,换句话说就是18个村子里的好吃的都在这里,向党土地伦理的项目在这里起了很落地的作用,整个场地中,很少见塑料的包装,全部都用天然的作物替代;

装油茶的竹碗

我和慧丹一边帮着妈妈味道的摊位,嘴里一边被投喂,阿福村子里的彩色糯米粑,隔壁摊位三江的油茶,结束后老板还送个我们几个竹碗,镰刀湾的干柿子金桔,舅妈和姐妹们的腊鱼咸菜,不断的有熟悉的伙伴在摊位面前来回穿梭,感叹自己的胃小和好吃的太多两种声音交织,没有薯片和糖果的零食,不在是孩子的专属,大人们也被安利了。

音乐会的重头戏是在晚上,晚饭后收拾完桌凳,下着小雨排排坐,导演在一片吵杂中宣布表演开始,女主持人是凤英姐,孩子们上台懵懂的唱了青蛙歌,那只叫毛球的汪汪趁着不注意跑到舞台的C位挠痒,抢完戏后心满意足的走下台,平均年纪60岁的阿姨们,拿着红扇子跳起东方红时,我也会莫名的流泪,节目都是每个村自己排练的,候场的“演员”们偶尔会找不到自己的组织,阿姨们表演完下台时也会抛弃自己的大部队,从舞台的四面八方下去。

在看似“不专业”下,真实和温度呼应着音乐会的主题,忍不住的喝彩,没有一份详细的流程LIst,没有经过刻意安排的意料之外,点睛之笔。


遇见

有个村子叫美德


侗族的村子都是依水而建,但美德是在半山腰上

第一次上去是在半夜,月光照白了整个寨子,凤英姐的云上民宿据下车的地方不过百米的距离,依山而建;


推门进去后,早两天到的慧丹和妈妈味道的姐妹们在挤葡萄酒,楼上给我们留了白天烤的蛋糕。边吃边听慧丹聊她在村子里的事,两个姐妹分享他们去收种子时的所闻。

和小姐妹们赶大集

一晚上打打闹闹中度过,躺在英姐扎染的被套中入睡,早上起来走出屋外,炊烟了了,鼓楼屹立在寨子的中间,上学跑过的孩子消失的路的尽头,随手发了一个“早安”的朋友圈。

披着被单看日出

在次遇到它是4天后的晚上,从各地因为音乐节赶来的伙伴们说着要去看云海,一群人浩浩荡荡回去,围坐在沙发上,慧丹给我泡了老茶,向党窝在另一侧,给我们讲他走过半生的传奇故事。

一个地方的日出属于少数人,其实属于早起的人;


一觉睡到天亮,被窝里爬起来直接上山,随着太阳的升起,朦胧的眼睛也慢慢睁开清醒;太阳在云层中间穿梭,俯揽整个寨子,时而明亮,时而低暗,直至我们下山,寨子才完全明亮起来。

去妈妈味道吃早餐,是在美德必不可少;

妈妈味道是凤英姐和村子的姐妹们发起传统零食项目,开在学校旁边,用安全的食材为孩子们提供小食,在店里20个塑料瓶可以抵一块钱,没有打包盒,可以把碗带走,用完之后再还回来,综合各种因素做了很多落地的小措施;


负责店铺的是两位90年上下的侗族姐妹,每天为孩子们烹饪食物,我们去的时候正好上学时间刚过,嗦碗米粉或者吃碗炒面,都是当地传统的早餐,吃完后下山,刚好;

凤英姐是高增人,喜欢美德村,所以暂且把民宿搬来这里,结合一些基金会支持的项目在村子里落地;偶然一次向党说,凤英现在的状态她自己很享受;而她身上所有的标签无一列外都是为村子产生,妈妈味道的创始人,云上民宿的老板娘,8岁女孩儿的母亲,身边常跟着两条狗(糯米和毛球),一只猫(糍粑)。


云上承包我在这里睡个每一个好觉,也是在哪里,听过传辉(盟主)讲18个村寨联盟,他和凤英姐都是返乡青年中的一员,侗族人,村寨对于他们或者村民来说,是身心安顿的幸福家园;偶然想起曾经有个朋友说过的话:有老家,此生足矣,我在山里有家比我在城里有家更值得“炫耀”

 云上外面的寨子

美德村是传统村寨中保存较为完整的,以至于朋友们问我,为游客服务的配套东西有没有时,我很遗憾的说抱歉,我和这个村子就是睡了几晚上的几面之缘。

下山路上

每天鸿江开车把我和慧丹送下山时,头不住的往外看,有难得一见的云海,天边的红彤,小路弯弯绕绕,每走一遍,会记住很多,比如鸿江的车速减慢时,应该是要到泥石流冲过的哪里,离云上还有10分钟,在我离开前,又会少一次见面。



再见

肯定会再见


音乐节在周天结束,送客礼完后工作团队总结,之后我也会离开。


头天晚上音乐会结束溜达回办公室,蹭了盟主一个扎染的小布包,在忙完一天后凤英姐和传辉去村里的白事人家守夜,我和慧丹往美德方向走,等鸿江从县城回来一起上山,每次在村子里没有一次夜走,始终会觉得缺少些什么;意外中,这趟出行变得少很多遗憾,路上边走边聊,月亮时隐时现。

和慧丹冰山一角的合照

慧丹是我去美德认识的伙伴,作为妈妈味道食物顾问比我早几天上山,有些人会一见如故,我和她就是。在云上的每天晚上我喜欢拉着她泡茶,一起拍照,甚至吃瓜群众的笑点都一样,后面很多伙伴说我们像是认识很久一样的朋友,难得的默契。

送客礼

送客礼开始前,我们送完大表哥一家,走会主会场看到有红薯,两个人不顾形象的跑过去拿起就开吃,帮忙收拾的婆婆选了几个递到我们手里,一直问是不是要走,不够的话路上带一些。这是侗族人的好客,不仅是红薯,连走时路上擦汗的毛巾都有准备好。

总结会上我们很多人在分享时都流了眼泪,吴胜导演和鸿江说,看到外来的伙伴对村寨这么上心,他们作为本地人也应该义不容辞。

吴胜寨老、导演

50天命的年纪,祖辈和后代生活的家,他是新一任的寨老,深知肩上的责任,遇到同行的人时,感动的哭了;成都宝华村的杨姐说过一句话,振兴乡村的多数是外来人;在村寨联盟中,本地伙伴占多数的,他们更知道自己的家需要什么,也在默默的做着。

传辉和凤英

回成都的动车上,我打开电脑想写点什么,最后什么都没有写;

伙伴一别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,或许在不经意间处,就能偶遇;


外界对村寨联盟知之甚少、千里迢迢来此的人寥寥无几,在饭间或者送别时唱起的侗族大歌,是实实在在的天籁。人与自然共生共息,祖辈智慧结晶流传的文化,飞鸟因为侗族大歌成为小黄村的媳妇,传辉和凤英留了下来,友明叔为了老种子的留存坚持了一辈子。

友明叔

我在侗寨的7天,每天忙碌和安静中交织,我想走完联盟的18个村寨,我想知道哪里的老种子和延续至今的习惯,在这所有的想象中,和定宇姐约了她回到成都时见面,或许,我们和18个村子之间,会有新的故事。

可能我是拿相机码字的记录者,可能我是一个NGO 工作人员,也可能我把运营这件事在有土地的地方,做到真正的接地气。


临走时,我带了些种子回到成都,分给几个相熟的生态农友,播种跟踪观察,我们之间的链接,也会从种子开始。


再见,期待!


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